作為嚴重威脅小麥生產安全的重大生物災害,小麥赤霉病的有效防控直接關系全縣夏糧穩產增收和全年糧食安全保障。當前正值防控關鍵時期,我縣立足“早”字抓部署,突出“實”字強推進,通過構建“五個到位”防控體系,全力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攻堅戰。
一是責任體系到位,構建防控組織網。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負責”原則,建立縣、鄉、村三級防控責任體系。縣鄉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落實機制,層層傳導壓力,確保防控工作責任到人、措施到田,把防控好赤霉病作為當前糧食生產的首要任務。
二是技術支撐到位,筑牢科學防控線。農業農村部門構建“監測預警+精準施治”科學防控體系,依托智能監測站點實施病情動態監測。全面推行“預防為主、統防統治”策略,積極動員縣內300余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運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高效藥械,做到“揚花一塊、防治一塊”,實現一次防治不動搖,確保防治效果。
三是物資保障到位,夯實防控基本盤。統籌整合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949萬元,建立“縣級儲備+鎮級配送”兩級物資保障體系。完成71.8噸小麥赤霉病防控物資采購工作,并免費發放至28個鄉鎮(街道),實現全縣141畝小麥平均1.1次精準施藥覆蓋率,有效保障30余萬種植戶在小麥抽穗揚花關鍵窗口期及時開展病害防治。
四是宣傳動員到位,織密群防群治網。構建“傳統媒體+新興平臺”多維宣傳矩陣,既用好廣播電視、技術明白紙、村組大喇叭等傳統方法,也積極運用微信、短視頻等新型手段,實現防控知識鎮域全覆蓋。目前全縣印發赤霉病防控技術意見不干膠6.2萬份、宣傳橫幅400條,動員宣傳車10輛,電視臺滾動字幕宣傳25天,微信群宣傳千余條,以及LED大屏、農村廣播等手段,營造濃厚的赤霉病防治氛圍。
五是指導服務到位,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行政督導+技術指導”雙線推進機制,組建6個分管領導帶隊的赤霉病防控服務指導組和3個農技骨干組成的防控技術指導組。在赤霉病防控關鍵時期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全方位服務指導,確保種植戶能抓住適期、選對藥種、科學防治。
通過構建“責任明晰、保障有力、技術精準、全民參與”的防控格局,我縣正全力筑牢小麥赤霉病防控屏障,為奪取夏糧豐收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