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沭陽持續探索村居“法律明白人”工作新模式,不斷完善“法律明白人”參與法治實踐的新機制,構建村居治理、營商優化、立體普法多彩服務鏈條,努力提供多層次、多領域、多樣化、高品質的法律服務,鏈接公共法律服務與群眾之間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縣共培育“法律明白人”3241人,實現100%全覆蓋。
一是“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共建志愿服務“紅”紐帶。積極推行“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工作機制,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對1133名“法律明白人”進行結對幫帶,制定結對協議,明確工作任務,充分發揮社區法律顧問專業優勢和村(居)“法律明白人”地緣、親緣優勢,提升基層依法治理工作能力。鼓勵村居法律明白人,利用空余時間開展“志愿”服務走訪,到鄰里間入戶走訪,上門宣傳法律政策,了解社區民意。加強與小區物業的溝通聯系,主動對接物業服務部門,對公共設施損壞問題、物業收費、垃圾分類等涉法問題做好對接溝通,做好包括公共維修基金使用條件等相關規定的落實與監督工作,推動社區公共設施的整治修繕。
二是“法律明白人+行業人才”擦亮法治營商“金字”招牌。依托蘇花公共法律服務驛站,積極搭建法律明白人示范站點,強化花木行業的法治營商環境建設。通過蘇北花卉會這一平臺,大力培育花木行業的法律人才。同時,創新性地實施“1+1+N”法律服務模式,即1名法律顧問與1名法律明白人結對,共同為N家花木經營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截至目前,全縣共成功培育百余名花木行業及企業法律明白人,開展專項培訓10次,有效提升花木行業法律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三是“法律明白人+雙線服務”打造立體普法“藍色”矩陣。通過打造村居(社區)的小村客廳、積分小鋪、鄉賢調解室等法治文化陣地,組織“法律明白人”日常參與社情民意收集、法律政策宣傳、矛盾糾紛調解、“援法議事”等工作,探索“村居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村干部+網格員+法律明白人”團隊服務模式,為群眾提供更加專業、便捷的法律服務。線上依托新媒體平臺,拍攝錄制普法小劇場、普法小課堂、“劇”說民法典等短視頻宣傳法律知識,即將推出“一‘問’就‘明白’線上普法視頻”,將“司法藍”的專業優勢和“法律明白人”的鄉土優勢相結合,利用抖音平臺傳播范圍廣、用戶基數大等特點,擴大普法工作覆蓋面,線上+線下縱向延伸橫向擴大,實現立體式普法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