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縣政府:
國繞國家《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和《沭陽縣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對標對表,認真評估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總結成功經驗,補短板強弱項。結合“八五”普法的相關要求和我鎮工作實際,現就2023年塘溝鎮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以鎮黨委書記傅偉春同志為組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胡二乾為副組長,分管領導政法委員仲躋翔及相關工作人員為成員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村建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領導。形成主要領導四個親自: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并督促實施到位,相關部門、村(社區)配合抓的工作局面。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門負責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組織實施、督促檢查和強化制度建設,確保職能發揮到位。
強化工作落實,按照《綱要》和《沭陽縣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要求,鎮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并將法治創建活動方案下發至全鎮各單位、各部門貫徹實施。各村(社區)、各部門按照法治政府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精神,把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擺上首要議事日程,實行領導負責制和目標管理考核責任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工作落實到具體人員,確保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在村(社區)、各部門真正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
二、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法治宣傳教育是增強公民對法律法規知曉度、法治精神認同度、法治實踐參與度的基本方式,對于推動法治文化蓬勃發展,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服務需求不斷增長,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發展不平衡、設施不完善等短板日益凸顯,特別是我鎮尚存在著法律服務資源緊張且人才儲備不足、經費保障不足、公眾知曉率和使用率不高、智能化水平偏低等問題。因此,建設法治社會亟須加快建設覆蓋全鎮、便捷高效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法律服務的群眾滿意度,讓人民群眾共享公共法律服務成果。
我鎮圍繞“八五”普法宣傳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每年“12.4”全國憲法宣傳日活動,鎮司法所牽頭開展法治宣傳和法律咨詢活動。充分利用廣播作為普法宣傳陣地,司法所提供法律法規、規章、法律咨詢,懸掛宣傳橫幅68條,發放宣傳單13600張,提供法律服務16人次,拓展了法律宣傳的社會覆蓋面,增強了時效性。
三、深化依法治理,增強依法執政能力
1.加強法治建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強和改善行政執法工作,依法嚴格制裁違法行為,保護合法行為,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在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方面,堅持做到嚴格、依法、公開、公正的原則,按有法依法、無法依政策、無政策按公序良俗的行政效率規則,嚴謹地開展各項依法行政工作,工作實效明顯,行政執法工作規范有序。嚴格依法行政考核,重點把是否依法決策、是否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是否依法實施行政管理、是否依法履行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職責、是否依法處理社會矛盾和糾紛等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全面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2.學校配齊法治副校長。轄區內中小學校均聘請公檢法司干部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將學校法治工作納入學校整體工作安排,積極開展工作;法治副校長充分履職,參與協助學校開展校內外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成為我鎮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法治教育網絡,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并參與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格局。法律工作者每個季度為中小學生講2次法律專題講座,宣傳常用性的法律常識,使廣大青少年多渠道受到法治教育。使他們能懂得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青少年的法治觀念,形成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3.堅持以人為本,滿足民生法律需求。廣泛開展“法治塘溝”建設活動,健全群防群治組織,維護鎮村穩定。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開展大調解,切實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將“踐行楓橋經驗、深化非訴服務”真正融入為民辦實事的工作中,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連通干群“連心橋”,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人民調解帶來的溫暖。政府行政機關進一步轉變職能,創新管理方式,增強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溝通聯系與良性互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最大限度地保證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
四、法治建設工作扎實開展
1.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全鎮廣大居民通過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基本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遵守憲法和法律、積極行使合法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增強了依法納稅、依法盡社會義務的自覺性,也增強了民主意識和監督意識。
2.鎮村干部依法辦事、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黨員干部依法辦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覺性和能力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堅持帶頭學法用法,積極參加各類法治講座、普法考試。建立健全了行政執法責任制、政務公開等一系列監督制約機制,推動了法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3.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穩步推進。繼續穩步推進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目前我鎮已有14個村成功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率達70%,位列全縣前茅。村(社區)自治組織健全、制度完善、選舉民主、規范有序、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實、民主監督機制運行良好,法治宣傳教育扎實深入,法律服務體系健全,社會穩定,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好社會穩定、治安良好、生態優良、文明和諧的新塘溝。
4.落實普法工作責任制。我鎮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組織開展2023年“法治開講”宣傳培訓,組織開展全鎮“民法典宣傳月”、“八五”普法、“12.4普法宣傳周”普法宣傳活動。聯合中小學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課堂”等活動。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法治建設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全民的法治素質不斷加強,鎮村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安定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法治建設工作發展不平衡,個別單位對法治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法治建設抓得不夠緊,存在有走過場的現象。
2.少數村(社區)在學法用法、法治建設上下功夫不夠,雖然工作也在做,但是沒有與本單位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法治教育與法治實踐不配套,有脫節現象,影響了法治宣傳教育的效果。
3.普法工作面廣量大,專職普法工作人員較少、任務較重,且人員流動性大,一定程度上造成普法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打折扣,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和加強。
六、下一步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改進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鎮將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依法行政各項工作,增強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推進現代化法治建設。
(一)及時修訂規范性文件
加大對與“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要求不協調、不一致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力度,結合新形勢和工作開展需要,集中清理一批相關行政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對已經不適應新要求的,操作性不強的規劃性文件及時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擬制一批行政規范性文件。
(二)加強行政執法透明度
增強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建設法治政府的最終目的是執法為民,而要取得群眾的支持理解,更好的開展各項行政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就是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向群眾公開各行政行為的法律政策依據、具體的辦事程序,利用各種渠道公示依法應當公示的材料,提高政務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三)構筑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快建設模范法治社會
組織各級法律服務隊伍為企業、村(社區)、未成年等提供公共法律服務。推動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協調聯動發展。推行“村(社區)法律顧問計劃”,開展精準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四)完善法治政府建設的相關制度
在今后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我鎮將結合各村(社區)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完善村(社區)法治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建立行為規范、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村(社區)法治管理體系。落實重大法治事項集體決策,圍繞本年度鎮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制定本鎮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對目錄進行管理并向上級政府報備。完成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在網上公開運行,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并對決策程序全過程記錄,提高了重大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事關全社會的和諧穩定、關系到廣大老百姓的安居樂業。我鎮將攻堅克難,齊心協力,為建設“法治塘溝”、“紡織小鎮、忠厚塘溝”繼續砥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