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輕簡化栽培技術推廣、收割機跨區作業、除草劑使用不科學、極端異常天氣頻發等多重因素影響,我縣麥田雜草發生加重,對糧食穩定生產構成嚴重威脅。廣大種植戶要重點抓住冬前雜草敏感期,堅持以“土壤封閉為重點、莖葉處理為補充”的麥田雜草綜合防控技術,抓好播后苗前土壤封閉除草,科學安全推廣冬前“封殺”結合除草技術。
土壤封閉階段:小麥播后苗前,在土壤墑情適宜時,可選用氟噻草胺、丙草胺、乙草胺、異丙隆、吡氟酰草胺、氟吡酰草胺、丙草·異丙隆、氟噻·吡酰·呋等土壤封閉處理劑,將雜草消滅在萌芽階段;對多花黑麥草、大穗看麥娘發生嚴重的麥田,可選用砜吡草唑及其復配劑進行封閉處理。每畝用水量以30~40 kg為宜。
“封殺”結合階段:小麥齊苗期,在土壤墑情適宜時,可選用具有“封殺”雙重作用的除草劑品種或復配劑,如吡酰·異丙隆、異隆·丙·氯吡或“異丙隆+封閉藥劑”等,進行“封殺”除草,既可防除已經出苗的雜草,又能控制尚未出苗的雜草,一次用藥、兩重防效,實現省工節本、減少藥量的效果。每畝用水量20~30kg為宜。
莖葉處理階段:小麥3~5葉期,要根據田間殘留雜草種類科學合理選擇除草劑品種。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可選用唑啉·炔草酯、氟唑·炔草酯、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甲二·異丙隆、氟唑·異丙隆、環吡·異丙隆等藥劑進行防控;以闊葉草為主的田塊,可選用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2甲·雙氟、唑草·苯磺隆、雙氟·唑草酮、雙氟·氟氯酯、氟吡·雙氟、氟吡·雙唑酮等藥劑進行防控,每畝用水量15~20kg為宜。
注意事項:
1、把握適期。要根據苗情、草情、墑情、氣候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學開展雜草防除。冬前莖葉處理,宜在小麥3葉1心后,雜草基本出齊時進行;冬后雜草防控,嚴格掌握在小麥拔節前用藥。
2、掌握墑情。根據土壤墑情合理選擇用水量,冬前土壤封閉遇干旱天氣時,可趁雨后及時施藥,或通過人工造墑或加大用水量提高土壤封閉效果,封閉用藥后土表不能積水。如遇長時間降雨或暴雨,及時清溝理墑、排水降漬。
3、注意氣溫。選擇在氣溫5℃以上晴好天氣施藥。陰雨天、大風天禁止用藥,以防藥效降低及霧滴飄移產生藥害。異丙隆、甲基二磺隆、二磺·甲碘隆、唑草·苯磺隆等在強寒流前后用藥易產生藥害,尤其要避開秋冬季第一次強寒流前后用藥。
4、合理選藥。合理選擇對路除草劑,交替輪換用藥,避免長期單一使用同一作用機理的除草劑品種,以延緩抗藥性產生和發展。合理混配使用除草劑品種。苯醚甲環唑與氯氟吡氧乙酸混用易產生藥害。
5、注重環保。施藥結束后,請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及時送至指定回收點,請勿隨意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