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負責全縣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統籌協調,對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研究起草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規劃和政策并督促實施。
(二)推進全縣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貫徹實施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根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提出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建議,推進千百億級產業培育,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按分工承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
(三)負責全縣工業和信息化運行監測協調。制訂并實施近期工業、信息化運行調控目標、政策措施,開展企業信息采集、行業統計分析和產業發展報告等工作,進行監測預警、預期引導,協調解決運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四)負責全縣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投資和技術改造相關工作。提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規模,按規定權限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牽頭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制訂并實施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有關政策、規劃,推進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按規定負責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核準備案等工作。
(五)負責全縣先進制造業體系建設和集群發展。推動提升關鍵技術的控制力、產業集群的帶動力、產業鏈條的整合力、信息化的引領力和標準的主導力。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技術創新,推進產業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組織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和技術成果轉化。協同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品牌、質量、標準、知識產權等工作。承擔全縣國防科學技術工業相關工作。
(六)推動全縣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制訂并實施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組織實施有關重大專項,培育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七)推進全縣有關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制訂并實施服務型制造、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政策,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設計、現代物流,會展業等發展,負責工業遺產保護、工業文化建設和工業、信息產品市場建設。
(八)負責全縣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行業管理。研究提出推動行業發展.、加強行業管理的政策建議,制訂并實施行業發展規劃、落實行業準入標準,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重大問題。負責工業和信息化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負責全縣鹽業專營工作和全縣鹽業行業管理。指導相關行業安全生產工作。指導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九)統籌推進全縣信息化發展。協調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發展、智慧沫陽建設等工作,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協調重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推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計算機網等“多網”融合發展。協調信息服務業領域涉及公共社會利益的重大事項,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連互通。負責全縣無線電管理。
(十)負責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指導推進“互聯網+先進制造業”、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創新應用、智能制造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指導推進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十一)推進全縣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發展。制訂并實施促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推進信息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培育推廣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
(十二)綜合協調全社會節能工作。制訂并實施全社會節能規劃和工業、信息化領域能源節約、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政策,開展節能監察管理和節能評估審查工作。推進綠色制造工程。
(十三)培育發展全縣大企業大集團和龍頭骨干企業。制訂并實施培育發展大企業大集團、龍頭骨千企業的政策措施。推動企業管理創新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企業家隊伍建設和產業人才開發,組織指導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教育培訓。協調企業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牽頭推進企業減負降本。
(十四)負責全縣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宏觀指導和服務。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發展中的有關重大問題。負責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中小企業梯次培育,推進中小企業規模發展,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隱形”冠軍企業,促進中小企業與大企業融通發展。
(十五)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六)職能轉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先進制造業體系。強化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的引領和約束作用,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運行監測、預測預警和預期引導能力,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優化產行業管理,逐步減少微觀管理事務,最大程度減少對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十七)與縣行政審批局有關職責分工。縣行政審批局負責劃入事項的受理、辦理工作;會同縣工業和信息化局進一步推進“不見面審批(服務)”工作,加快完成“不見面審批(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壓縮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促進優化營商環境。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對劃出審批事項的專業技術支持、政策研究和專家論證等工作;依法承擔相關行政許可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協同縣行政審批局共同建立和完善審批管理聯動機制,推進信息共享,做到無縫銜接。
工信系統公有資產管理服務中心職責
一、根據行政、事業、企業公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公有資產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二、負責對公有資產進行清查登記,弄清家底,掌握資產分布情況及資產構成狀況,為管理資產提供依據。
三、認真做好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單位內部各項資產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確保公有資產不流失。
四、按照履行職能需要,搞清原公有資產單位留守人員、下崗職工及遺留問題等情況。
五、核實公有資產出租、出借等情況。對取得的收入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專款專用。
六、加強對公有資產單位留守人員的管理,嚴格執行財經法規,維護單位穩定。
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職能
1.創業輔導服務:向中小企業初創者提供策劃咨詢、手續代理、人員培訓、技術應用、融資支持、登記注冊等方面的創業之道和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初創階段的突出困難,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機會。
2.融資擔保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業投資、融資擔保、信用征集與評價等金融服務。為企業上市提供咨詢、輔導、和推介工作。推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密切政銀和銀企之間合作,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3.人才培訓服務: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管理人員培訓,增強企業競爭力。整合現有培訓機構,充分利用高校院所和社會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建立中小企業培訓基地,支持和培育一批骨干培訓機構,為企業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和職業技術培訓。
4.技術合作服務:構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平臺,組織科技服務機構開展技術咨詢、指導、診斷活動,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增加對技術投入,加快技術研發,扶持中小企業建立公共技術研發中心,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5.管理咨詢服務:以經營戰略、組織設計、市場營銷、財稅管理、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管理信息化、審計認證、企業內部控制等為重點,為中小企業提供咨詢診斷服務,切實幫助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各種問題。如,企業改制、兼并、重組、上市、促銷等。
6.綜合信息服務:利用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網絡,為中小企業發布信息、推薦和介紹產品,提供政策、技術、市場、人才等信息服務。積極推進中小企業上網工程,開展電子商務,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建立網上服務監督的投訴系統,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
7.市場開拓服務:根據中小企業的要求,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展銷展示會、產品交易會、供求洽談會以及國內外商務考察活動。指導中小企業參加政府采購,積極打造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小企業經貿交流活動,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知名度。
8.法律維權服務:協調各有關部門,組織法律服務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反映中小企業呼聲維護中小企業的權益。充分發揮法律服務機構的作用,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開通咨詢服務熱線,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法規、政策等咨詢服務。
一、辦公地址: 沭陽縣學院路2號(教育局大樓6樓)
二、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夏時制14:30-17:30)
三、聯系電話: 83551951
四、負責人: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