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健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安排,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不斷完善新就業形態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全力維護新就業形態下勞動者權益。經核實自2021年以來,我局監察大隊調處涉新業態爭議15件,涉及勞動報酬、辭退補償等方面;我局仲裁院調處涉新業態爭議8件,其中工傷保險待遇爭議3件,確認勞動關系爭議3件,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爭議2件,涉及人數8人。
一、開展聯合行動。我局會同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行動,及時約談、警示、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企業,整治企業誘導或強迫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轉為個體工商戶規避用工主體責任的行為;及時處理涉及新就業形態違法違規用工問題線索,依法查處違法問題,督促整改違規行為。
二、增強企業合規意識。一是送服務到企業。結合送法律、送政策到企業活動,推廣使用簡易勞動合同示范文本,指導企業依法同符合勞動關系情形的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引導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特點與職工協商確定勞動合同期限、勞動報酬、工作內容時間等必備條款。二是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企業依法履行法定休息制度,合理規定加班工資,并確保按規將加班工資發放到位。三是研究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結合我縣企業實際,研究制定并推廣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勞動規章制度,指導幫助企業制定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促進勞動用工制度化、規范化,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培育工作的開展。
三、暢通權益維護渠道。為確保新就業行業勞動爭議案件得到及時有效解決,提高案件辦理的質效,我局主動做好勞動爭議雙方溝通解釋工作,促進案件有效調解,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處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確認勞動關系、工傷保險待遇、勞動報酬等勞動爭議時,將繼續通過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立勞動監察、仲裁“綠色通道”,暢通辦案程序,提高辦案效率,堅持“快立、快審、快結”的原則,用最短的時間維護其合法權益。
四、開展工傷預防宣傳。聯合工傷預防協議機構,對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人員有針對性的開展工傷預防宣傳、培訓,組織工作人員進車間、進社區,廣泛提高勞動者對《工傷保險條例》《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等政策的知曉率,2023年至今完成工傷預防培訓4327人。按照《江蘇省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實施辦法》等有關文件要求,積極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辦理職業傷害申請,精簡審批手續,縮短辦理時限,實施“不見面”辦理,2022年至今出具《職業傷害確認結論書》51份,支付職業傷害待遇約130萬元。
五、創新激勵機制。根據《宿遷市外賣送餐員群體積分管理激勵暫行辦法》(宿市監行〔2022〕2號)精神,對宿遷市“星級紅盾車手”進行了表彰,沭陽縣有9名外賣送餐員獲得紅盾車手榮譽證書。積極拓展“騎手方向盤”服務平臺的功能,實現與“宿報優選”網上商城的互聯互通,騎手在日常黨建活動里獲得的積分可線上線下兌換自己想要的商品,引導騎手積極主動參與黨建活動,實現積分激勵和黨建工作在更深層次的融合。
六、下一步打算。一是完善法律援助和仲裁銜接。堅持法律援助與勞動爭議咨詢、代理、調解、仲裁“四位一體”,及時解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關勞動維權、工傷待遇、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等方面的法律問題,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職工提供專業的免費法律服務,同時也讓法律援助能夠第一時間介入糾紛,將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延伸至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第一線。二是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專題講座。我局結合我縣企業實際,舉辦勞動法律法規專題講座,剖析員工招聘、勞動合同簽訂、履行和變更、解除和終止等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選取4個典型案例進行釋疑,并進行現場答疑,普及勞動法律法規。
本條提案原文及答復件可以公開。
沭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7月31日
聯 系 人:許亞蘭
聯系電話:0527-83595866
抄 送:縣政協提案法制委 縣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