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縣各辦、局,縣各直屬單位:
《沭陽縣鎮村布局規劃調整辦法(2024版)》已經縣政府十八屆三十八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沭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8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沭陽縣鎮村布局規劃調整管理辦法
(2024年版)
一、背景情況
隨著鄉村地區的快速發展,鎮村布局規劃時效性和精準性需進一步提升,為加強對我縣鄉村振興、鄉村建設行動高質量開展的規劃引領,推進我縣村莊規劃建設和整治提升,持續優化鄉村空間布局,指導全縣規范開展鎮村布局規劃動態更新和成果匯交工作,根據《江蘇省鎮村布局規劃編制指南(2023版)》規定,制定了《沭陽縣鎮村布局規劃調整管理辦法(2024版)》。
二、村莊分類
在鎮村布局規劃中,自然村莊分為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和其他一般類,其中前三類統稱規劃發展村莊,是未來鄉村振興、留村人口集聚、開展鄉村建設的主要空間載體,其規模和布局要充分考慮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和鄉村公共服務配套成本。具體分類標準如下:
(一)集聚提升類村莊
指現有規模較大、發展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重點村和其他未來仍將存續的村莊,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該類村莊可以優先落實新增項目用地,完善各類設施。
(二)特色保護類村莊
指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以及具有生態、產業、社會等特色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該類村莊應注重保護為主,避免大拆大建,并針對性補充完善相關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該類村莊數量一般不得減少。
(三)城郊融合類村莊
指縣中心城區周邊、處于城鎮開發邊界之外的村莊,具備成為城市后花園的優勢,也具有向城市轉型的條件。城鎮開發邊界以內確需保留的村莊,應當納入城郊融合類村莊。該類村莊可以綜合考慮工業化、城鎮化和村莊自身發展需求,落實一定的產業、集中居民點項目用地,設施方面應充分考慮與縣城的互聯互通。
(四)搬遷撤并類村莊
指為規避自然災害風險需避災、避險的村莊,因處于生態保護紅線內或居住地生態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等需搬遷撤并的村莊,因市級以上重大工程或重大項目建設影響需搬遷撤并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需搬遷撤并的“空心村”等。該類村莊原則上嚴格限制新建、擴建活動,搬遷撤并后的村莊因地制宜進行復墾或還綠。
(五)其他一般村莊
指目前發展方向尚不明確、暫時無法分類以及在城鎮發展進程中暫時難以規劃定位的村莊。該類村莊數量只允許減少,不允許增加。
三、調整原則
(一)遵循城鎮化規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圍繞優化國土空間定位的目標,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合理確定進城、入鎮、留村的人口比例和分布,優先引導鼓勵農民進城入鎮,合理明確留村人口集聚和鄉村發展的空間載體。
(二)加強縣域統籌,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加強縣域城鎮布局統籌和分區管控,調整優化村莊布局,促進農村建設用地“減量化”,加強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提高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加強新建農村居民點選址論證,優先依托規劃發展村莊進行建設。
(三)順應鄉村發展規律,優化村莊布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鄉風民俗和生活習慣,加強留村農民的村莊布局優化,因地制宜、分類推動村莊規劃建設,不搞“一刀切”,不能強推農民集中居住,不能盲目冒進,不能損害農民權益。
(四)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群眾生活條件
加強村莊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引導需要留村的農民按照不同村莊分類改善居住條件,促進相對集中居住。按照城鄉融合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提升農民居住條件和鄉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五)傳承歷史文化,保護彰顯鄉村特色
深入挖掘本鄉本土的歷史、地理、文化特色,延續鄉村與自然有機融合的空間關系,保護好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進一步彰顯鄉村地區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和地域特點,留住鄉愁記憶。
四、調整流程
按照“鎮村醞釀、分級審核、規劃編制、縣級審批、省級備案”的流程開展鎮村布局規劃調整工作。
(一)鎮村醞釀
各鄉鎮(涉農街道)結合特色田園村莊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村莊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實際,可組織鎮村干部、群眾充分醞釀討論達成共識后,形成村莊分類調整的申請材料(附件1)。
(二)分級審核
調整申請材料(附件2)報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住建局、交通局、工信局、資規局等有關部門審核,審核后報經縣政府同意。
(三)規劃編制
縣資規局匯總全縣村莊類別調整需求,報經縣政府同意后,委托具有規劃編制資質的單位承擔規劃修編工作。
(四)縣級審批
規劃成果由縣資規局開展技術審查、組織專家論證等工作,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
(五)省級備案
規劃批復后由縣資規局按規定程序上報省自然資源廳進行成果備案,并向社會公布。
五、工作要求
(一)根據《江蘇省鎮村布局規劃編制指南》(2023年版),我縣鎮村布局規劃實行年度動態更新。各鄉鎮(涉農街道)須在每年9月份前,報送本轄區村莊布局類別調整申請等相關材料至縣資規局,將其納入下一年度鎮村布局規劃動態調整方案。
(二)結合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鎮村布局規劃備案的要求,盡量避免特色保護類村莊調整為其他村莊,如確實無法避免,應就必要性進行充分論證。
(三)其他一般村莊可以通過鎮村布局規劃動態更新,明確為規劃發展村莊或搬遷撤并類村莊,規劃發展村莊或搬遷撤并類村莊不得調整為其他一般村莊。
附件1
關于XX村村莊分類調整的申請
我村村民代表會議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村委會議室對 村(行政村名)(自然村名)的村莊分類調整進行了審議和討論,認為該自然村應由 (原自然村分類)調整為 (擬調整的自然村分類)。理由如下:
1、
2、
3、
......
會議強調,村民委員會要認真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增強村民的規劃意識,后續各項建設活動要嚴格按照調整后的村莊分類要求實施。
村民代表會議參加人員簽字:
_______年_____月_____
附件2
村莊分類調整申請表(樣表)
申請單位(鄉鎮、街道) |
|
||
調整村莊 (行政村) |
自然村莊名稱 |
原村莊類型 |
申請調整類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負責人 |
|
聯系電話 |
|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發展和改革局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農業農村局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交通運輸局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工業和信息化局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意見 |
簽名(蓋章): 年 月 日 |
||
縣政府 分管領導意見 |
簽名: |
||
縣政府 主要領導意見 |
簽名: |